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新疆将重点发展馕、旅游等“十大产业”。库尔勒市积极推进馕产业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并逐渐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以“小馕饼撬动大产业,小馕饼托起大民生”的目标。 库尔勒香梨馕产业园(以下简称馕产业园)于2020年启动实施,总用地面积33000平方米。由馕文化展示大厅、加工区、饮食区、产品展示区、电商中心、直播基地、互动区以及参观通道组成,同时预留体验区、农家乐、采摘园、停车场、夜市等,向广大市民及游客介绍库尔勒香梨文化、馕文化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 
11月2日,记者走进馕产业园,加工现场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打馕工人正各司其职,切面称重、揉面成型、拌料加工、印花、烘烤,一块面团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了美味的馕。据不完全统计,馕产业园生产的馕种类有芝麻馕、干果馕、辣皮子馕、椒麻鸡馕等24个品种,日产馕量可达30万个以上,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市及当地商超。 
“我们在保留传统打馕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动化生产线,让我们的产能更有效,质量更好,我们也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实体店、组团订单等营销方式,把馕产品推广至周边地区并销往省外。”库尔勒香梨馕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牛小珍说到。 馕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于2021年启动实施,占地面积约为64亩,新建6座钢结构厂房,总建筑面积7955平方米,并在产业园区北侧规划用地约13亩,配套建设公租房总建筑面积8107平方米。 
馕产业园项目建成以来,正在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产业,帮助周边乡镇的600余位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兰干乡村民穆萨·艾木杜拉说:“我见证了馕产业园的发展,现在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既照顾了家庭,又赚到了钱,也为家乡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馕,已经从单纯的传统美食成为了集工业、旅游、文化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传统手艺与现代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馕产业园建成投用以来,已成为游客体验特色文化的“打卡地”。馕产业园以馕为媒,传承新疆美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为目标,不断延伸产业链,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推动馕产业升级发展。 
在馕产业园室内夜市,市民艾孜木江·亚合甫经营着一个美食摊位,他和妻子、兄弟正在为顾客介绍着自家烤肉、卤鸽、羊杂等美食,切块、装盘,忙得不亦乐乎,脸上不禁露出开心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听到馕产业园室内夜市开了以后,立马来到这里营业,来自各地的游客很多,生意也很红火,每天的收入也十分可观,生活越过越红火。 库尔勒市通过组织开展基层文艺小分队展演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旅游兴疆战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馕产业园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我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馕产业园依托“产业+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馕产业园,实现工业、旅游双丰收。下一步,产业园将依托优质原料、产业基础、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引进与馕、烘焙产业相关联的企业进驻产业园,拓宽产品种类,升级产品包装,制作面条、馒头、包子、饺子等面食产品,带动乡镇设施农业、牲畜养殖等同步发展,形成面点原粮加工、馅料生产、冷链配送全产业链,推动馕产业园成为我市面点行业的“中央厨房”。 与此同时,馕产业园还将拓展产业园功能,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将馕文化与香梨文化融合为一体,打造成香梨文化、馕文化、乡村旅游、餐饮美食、民族歌舞欣赏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综合体,展现独特的民俗风情,促进乡村旅游升级,着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梨城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库尔勒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