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疆要闻 国内热搜 法治在线 房产家居 财经消费 三农观察 文旅体娱 教育纵览 大美新疆
新疆晨报网 >>新闻中心>> 文旅体娱 >>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冰雪文旅热力足


速览天山南北 读懂大美新疆|2025-3-10 12:31|来源:人民日报


  3月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山头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从机场到宾馆,从滑雪场到商场,处处游人如织。随处可见的雪服、雪板、雪鞋,昭示着这些游客为何而来。

  阿勒泰的冰雪火了。

  “去年雪季,阿勒泰市接待游客488.83万人次,同比增长36.54%。今年雪季以来,接待游客数持续走高,总体接待量预计比上个雪季增长20%。”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黎芸介绍。

  这两天,高巍也带着自己的队员来到了阿勒泰。作为新疆体育局冬季运动训练中心越野滑雪队领队,他眼中的阿勒泰冰雪运动呈现出了“质的飞跃”。

  “滑雪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冬季旅游的首选,也成为越来越多孩子冬季运动的首选。”高巍说,越来越多年轻人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滑雪人数快速增长,也促进了滑雪产业的全面发展。

  年轻,是“雪友”的一大特点。以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为例,这里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雪友”,其中,39岁以下的占到近90%。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体育赛事等渠道了解到滑雪运动的乐趣与挑战,又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滑雪体验,让更多人加入“雪友”的队伍。

  火热,是近年来冰雪赛事的一大特点。“以我们越野滑雪为例,以前只有新疆、东北三省等有冰雪传统的省份组织队伍参加比赛,全国也就六七家。现在一次比赛,全国有20多个省份组队参加。”高巍说。

  不管是业余领域还是专业领域,冰雪运动的热潮都在迅速扩散。

  阿勒泰市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夏骑马、冬滑雪”等特色冰雪活动。

  目前,阿勒泰市已创建6所自治区级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每天参与滑雪课的学生达300人,全年参与滑雪课程的学生达1.5万人次。冰雪运动在中小学生中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为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奠定基础,也为滑雪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活力。

  “我们来阿勒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选才。”高巍说,得益于冰雪运动的火热和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推广,一大批条件优秀的小运动员脱颖而出。

  “这次来,我们发现了不少好苗子,下一步就要开展集训。”高巍说。

  那么,为什么是阿勒泰呢?

  “首先是先天条件好。”高巍认为,阿勒泰的雪期足够长,每年降雪期达170—180天,初雪时间在10月中下旬,终雪时间为次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上旬。

  同时,阿勒泰的雪量大、雪质优,拥有天然的“粉雪”资源。在阿勒泰滑雪资源核心区范围内,大部分山体坡度在15%—60%之间,适宜滑雪场的建设。

  “温度宜人,也是阿勒泰的一大特色。”黎芸介绍,阿尔泰山山区普遍存在冬季逆温层,阿勒泰市当年10月至次年4月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冬季以微风、无风为主,滑雪舒适性非常高。

  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旅游设施逐步完善。阿勒泰市建成了国家5S级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根据不同级别游客需求,建设了BK滑雪公园、心流全线公园、巾帼公园、子悠公园、业余U型池等丰富的地形,72条雪道分别适配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层次的游客。

  同时,周边交通设施加快建设。阿勒泰—乌鲁木齐沙漠高速公路、布尔津—喀纳斯高等级公路、阿富准铁路、阿禾公路、铁贾公路等旅游要道全线贯通,织密了“快进慢游”的立体交通体系。

  据介绍,环阿尔泰山国际冰雪超级大区核心区和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区计划到2035年建成,将初步具备承办冬奥会的场馆设施条件。届时,整个阿勒泰地区可接待滑雪游客1000万人次,直接就业人口达到6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口40余万人。

  阿勒泰人干劲满满,“歇业避雪”变为“依雪兴业”,“猫冬”变为“忙冬”;千年雪乡面貌也为之一新,深藏阿勒泰高山密林之中的“冰资源”迸发出热腾腾的生机与活力,一片片“冰天雪地”不断化作一座座“金山银山”。
【编辑:潘晓菁 校对:李强 责编:周子意 审核:裴雅舒】
免责声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冰雪文旅热力足》如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晨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服务范围    免责信息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欢迎新疆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广大网友给我们投稿,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投稿邮箱:1332739992@qq.com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新疆晨报网 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疆晨报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疆晨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 2025 www.tianshan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